「你這一生點點滴滴的創傷,也就是你這一生的貴人。這位創傷的貴人,會為你帶來最高的恩典。它是透過你眼前沒辦法忍受的狀況,透過生死,非逼你進入永恆、超越生死不可。」
──楊定一
這本《必要的創傷》是為了想幫助曾經經歷、正在經歷創傷的朋友而寫。
近年來,有些朋友會特地來跟楊定一博士接觸。他們有種種的創傷,甚至已經走到人生最絕望的關頭。尤其自從「全部生命系列」一一出版後,這樣的朋友不光是明顯地增加,而且來自社會各個角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從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教育和經濟背景。無論他們是誰、從哪裡來,好像都會剛剛好找到這些作品,就好像「全部生命系列」是為了這些朋友而有的。
創傷和痛苦,是每一個人早晚都需要面對的。與其為此擔憂和煩惱,我們何不一起採用這本書的觀念和方法,來度過任何創傷,而從中走出來,重新獲得內心的寧靜,接受唯識、意識為主的生命真相。
只有這樣子,我們才能完成這一生來到地球最大的功課。
大概是一年前,在台灣,有一天傍晚,我請陳夢怡把晚上的時間空出來,等我處理完事情後,找個比較安靜的地方用餐,一起對稿。
我們離開辦公室,在一個轉角的花店門口遇上兩位女士。其中一位,好像突然認出我。我注意到她的臉色一下子刷白,眼睛盯著我不放,也喊了出來。接著,這位女士把她手上的兩大袋東西扔到地上。
裡頭好像有個東西很重,落地時發出了好大的聲音。 她衝到我面前,問我:「可不可以抱一下?」 我說:「當然可以。」 我還沒有抱,已經看到她的眼淚像泉水一樣湧出來。她的哭聲,止不住地從身體最深最深的裡面衝出來,就像有好多經過、好多感受、好多委屈要用哭聲和眼淚一起對我表達。
她已經激動得說不出任何話了,只是哭。 我抱著她,捨不得放開,也只能在她耳邊輕輕地說:「一切都好。妳要勇敢地走下去。」 現在已經回想不起來,當時抱了她多久。
我知道,怎麼抱也不夠的。只是,再怎麼捨不得,我還是得離開,還是要去完成眼前的工作。
類似的經過,多年來,對我並不陌生。有些朋友會來跟我接觸。他們有種種的創傷,甚至已經走到人生最絕望的關頭。他們來,也只是希望從這樣的互動得到一點安慰。
尤其自從「全部生命系列」一一出版後,這樣的朋友不光是明顯地增加,更是讓我自然接觸到來自社會各個角落的朋友。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從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教育和經濟背景。無論他們是誰、從哪裡來,好像都會剛剛好找到這些作品。
這些經過,似乎是想讓我知道──原來「全部生命系列」是為了這些朋友而有的。 我過去也常提到,其實,創傷是你、我每個人一生出來,甚至還沒睜開眼睛就有的。
只是,有時候人生的創傷來得太過突然、或大到難以想像,而讓人怎麼也忘不了。創傷的經過,就這麼在我們的身心留下了一個疤。甚至,它留下來的不是疤,而是連疤都結不起來的一個沒辦法癒合的傷口。
這種情況,你我早晚都會遇到,而遲早都要去克服。 寫這本書的當下,其實我剛完成《唯識:新的意識科學》,對「全部生命系列」做了一個很大的整合,而同時把寫作這些書的出發點和用意都說清楚了。
本來,是想用這段時間把注意落回自己,得到一點休息。但是,想起一年前那位朋友,想起她的表情,想起一路以來我遇到的許多絕望的朋友,儘管才剛完成一個大工程,我還是深吸了一口氣,給自己打氣: 「John,放掉休息的念頭吧。
為了這些朋友,這一次,讓我集中在創傷的主題,用『全部生命系列』的角度來談一切的創傷。」 這本《必要的創傷》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為著這樣的目的而寫的。而我的目的,最多也只是想幫助這些朋友。 既然要幫忙,我也只想說實話,還是要選擇用最直接的方法跟你溝通。
你可能會發現,這次的語氣不光是比較直接,而穿透力可能比過去的書都更大。 我會這麼選擇,是認為你有了那麼多的作品作為基礎,也跟我接觸了一段時間,讓我認為你已經可以接受這些坦白的表達。
只有這樣子,我才覺得不會浪費時間。而最重要的是,不會耽誤你。
單書
12.8*18.8cm;136頁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heTotalityOfLife/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讀書會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Xe71NabX8-lstwkAxToPau-L-cOvf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