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好水如何產生
在大自然中,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變成雨水,打到地表上,水滴與高山、森林、河川各種地形撞擊、擠壓,深入地表下,再經過層層地表湧出。因為長時間與大地接觸,攜帶大地的能量,蘊含土壤中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我們稱之為大自然的好水。
現代人使用的是靜止水
居住在都市中的人們,需要大量的水,我們用水庫來收集雨水,將水輸送到淨水廠,再透過水管將水送到我們的水塔中,都是在平順狀態中運送。無法像大自然生成的好水在循環過程中與各種地形碰撞、擠壓而產生內爆的能量場。
諧振活化水處理器 重建大自然活化水
為了在現代的居住環境中重建大自然好水生成過程,我們的流體力學專家群依照地形拓譜學(geological topology)設計出特殊的立體空間幾何結構(Cavitation and Tumbling Chamber),使得尚未經過活化處理的水流以內聚螺旋(centripetal spiral flow)的方式流動,並經由適當的碰撞角度產生渦旋和內爆效應,因此賦予水流足夠的活化動能進入我們精心設計的多功能性水質活化基材(Resonance Activating Chamber)。本活化基材是以真原素為共振觸媒並搭配其他精選天然礦材,再利用「真原奈米製造技術」製成『基本建構單元』並進一步組成『活化基材結構體』,最後再以先進的生物陶瓷粉體鍛燒技術製成具有大自然礦石的頻率並能同時釋放出遠紅外線、負離子等多種功能。
自然活水專利證書

諧振活化水處理器榮獲經濟部財產局頒佈”自然活水專利證書”
諧振活化水有益健康的驗證結果
項目
|
一般生物能量陶瓷
|
真原生物陶瓷觸媒
|
差異
|
說明
|
基材物性檢測
|
遠紅外線放射率
|
0.8
|
0.92
|
15.0%
|
遠紅線放射率增加
|
負離子產生量
|
3,197 ions/cc
|
10,452 ions/cc
|
226.9%
|
負離子產生量較多
|
項目
|
一般用水
|
諧振活化水處理後
|
差異
|
說明
|
水樣的物性與化性分析
|
界面電位
(mv)
|
-2.77
|
-10.34
|
273.3%
|
1.依據雷射都卜勒及相位差電泳法量測。
2帶負電荷可中和正電荷(ex.自由基)
|
17O核磁共振光譜
|
110Hz
|
66.8Hz
|
-39.3%
|
世界各地長壽村水質的17O核磁共振光譜半高值,其範圍約分佈在60-80 Hz
|
管線輸送
|
溶氧值變化(以3”為例)
|
下降為4ppm
|
維持在7~8ppm
|
---
|
在同一管路上,經由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前後比較,得知處理過後的溶氧值及水上升變化趨勢較和緩。
|
水溫變化
|
水溫上升快
|
水溫上升較和緩
|
---
|
A菜生長
|
栽作期
|
36天
|
31天
|
-13.9%
|
不但栽作期縮短,而且總生產增加
|
總生產量
|
17.4Kg
|
20.4Kg
|
17.2%
|
驗證實驗之分析表及詳細說明
界面電位(zeta potential)
經委託工研院依據雷射都卜勒及相位差電泳法量測去離子水和通過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的水樣,其結果如下:
量測項目/樣品種類
|
去離子水
|
經活化水樣
|
界面電位*(mV)
|
-2.77
|
-10.34
|
量測儀器Malvern Zetasizer Nano Z;量測溫度25℃。

經由界面電位的量測,我們可以確認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的確能提高水的界面電位(負電荷量)。值得一提的是,負電荷量可以減緩帶正電荷的自由基作用。
17O核磁共振光譜
一般自來水的17O核磁共振光譜半高寬值約為110赫茲(hertz, Hz),然而世界各地長壽村水質的17O核磁共振光譜半高寬值,其範圍約分佈在60到80赫茲(Hz),很明顯的這兩種水質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為了讓大家能夠用到和世界各地長壽村一樣的好水,經過多年的努力與技術突破,我們終於研發出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讓您不用出遠門就能用到好水!以台北縣泰山地區的自來水為例,經由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的水樣,委託工研院檢驗後,其17O核磁共振光譜半高寬值由110赫茲(Hz)下降至66.8赫茲(Hz),降幅超過40赫茲(Hz)。

溶氧值&管線輸送水溫效應
當自來水在冗長的輸水管線中經過長時間的流動,其溶氧量和水溫都會產生相當大的變化。以溶氧值為例,自來水經由幫浦和3英吋的輸水管線連續循環操作1小時,其值會從8 ppm下降至4ppm左右,降幅約達50﹪!然而在同樣的實驗中,唯一的差別是僅在輸送管線上加入本公司的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經過1小時後,令人驚訝的是水中溶氧值幾乎沒有明顯的變化,維持在7~8ppm之間!在水溫變化實驗中,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同樣顯現出較和緩的水溫上升變化趨勢。不同規格的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和一般自來水的溶氧量和水溫變化比較實驗結果摘要如下,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經由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處理前後的水質特性的確是不一樣的!


A菜生長差異比較
在明志科技大學環境資源學院教授們的規劃,並且由台朔環保公司專業的蔬菜種植專家在林口地區的溫室植栽區,執行了A菜生長差異比較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唯一不同的條件是對照組使用一般灌溉用水,而實驗組使用經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處理過的水,其餘所有的實驗條件均維持相同。
A菜生長實驗數據*
|
活化處理用水(A)
|
一般灌溉用水(B)
|
栽作期
|
31天
|
36天
|
總生成量
|
20.4公斤
|
17.4公斤
|
*對照組及實驗組A菜種植數各為340株;17~18公斤為理想種植生成量。

經過約5個星期的植栽試驗,我們發現使用活化處理用水的實驗組(A組)在生長天數上縮短5天,然而產量卻比對照組多了17﹪!此外,經由不同的蔬菜種類,如萵苣,我們也發現使用活化處理用水的實驗組在對惡劣種植環境的拮抗性上遠遠優於使用一般灌溉用水的對照組。 凡事止於至善是我們做事的態度,因此針對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的應用科學驗證工作到目前為止,都還一直在持續進行中,相關的實驗範圍除了上述項目外, 還包括水產養殖、畜牧、栽作以及更進一步的較大型動物實驗。此外,我們還想和各位朋友們分享一張…
長庚生技研發同仁們一直珍藏的水結晶照片。這是一張經過我們諧振活化水處理裝置處理的水樣,並在我們零下20℃的冷房中,所拍攝得到的『水』結晶。在這張照片中,所呈現出的『水』字狀結晶, 似乎在鼓勵並支持我們以安全、衛生、健康、善念、以及環保為標準所用心製造出來的好水。您是否也感受到了這樣的意念呢? 最後,我們希望您及您的家人能夠珍惜並好好使用這些充滿祝福及善念的好水!
規格
裝置
|
個戶/獨棟型
|
公用型
|
1 1/2”
|
1 1/2”~ 2”
|
3”~ 4”
|
外觀
|

|

|
安裝位置
|
公用水塔個戶水錶後端
|
頂樓水塔入水側
|
頂樓水塔入水側
|
參考重量(㎏)
|
5.8
|
35㎏
|
60
|
參考尺寸(長x寬x高)
|
ψ10.2x57.4㎝
|
10x67.8x60㎝
|
3”:15x72x75㎝
4”:15x72x92㎝
|